敢于拒绝别人的人,才能和他人建立深度关系
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:你是一个好人吗?
你敢拒绝别人吗?
如果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,那么第二个问题的答案,很可能是否定的。
因为多数人会为了维护自己的“好人”形象,不敢轻易拒绝别人。
但与此同时,这样的人内心又是委屈的,辛苦的。
那么,我们要怎样做,既能让自己舒服,又敢拒绝别人呢?
今天的文章,我们就来说说。
01
不敢拒绝别人的人,
在维护自己的“好人”形象
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,成为一个好人,而衡量一个人好与坏的标准,往往是别人制定的。
也就是说,只有得到别人认可和肯定的人,才能称得上是“好人”,于是,很多人为了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“好人”,会选择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,不敢拒绝。
比如,同事找自己帮忙做事,本来这件事自己是不愿意做的,但担心同事说自己小气,害怕破坏同事之间的关系,所以不敢拒绝,只好硬着头皮去做。
这种强迫自己去顺从别人安排的做法,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“好人”形象。
心理学认为,每个人都渴望他人的认同,这是人的需求之一。
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告诉我们,当人的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,以及感情上的需求被一一满足后,就会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,而我们想要维护自己“好人”的形象,其实就是在满足这方面需求。
02
不敢拒绝别人的人,
其实是害怕伤害自己
前面说了,很多人不敢拒绝别人,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,同时,他们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,那就是害怕伤害自己。
其实,那些不敢拒绝别人的人,或许是小时候养成的“习惯”,他们曾因拒绝别人(主要是父母)而受到过惩罚,所以潜意识里不敢拒绝。
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恐惧和担忧时,身心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(心跳加速等),所以那些不去拒绝别人的人,就是在避免身心的煎熬,从这个角度来说,他们也是害怕伤害自己。
另外,拒绝别人带来的伤害还有很多,比如,可能会让对方疏远自己,进而陷入孤独之中;可能得到别人的惩罚,包括语言和肢体上的不满表达;等等。
可见,那些不敢拒绝别人的人,其实是在保护自己,避免自己受到伤害。
03
不敢拒绝别人的人,
内心是不舒服的
从表面上看,那些不敢拒绝别人的人,是在保护自己,但其实,他们的内心是煎熬的,因为他们有委屈、自责和愤怒等负面情绪。
就像前面说的例子,被迫顺从同事安排的人,内心肯定会有委屈和不满,甚至会责怪自己,觉得自己不争气,为什么那么听话,不敢拒绝?
因为谁也不想委曲求全地活着。
另外,不敢拒绝别人的人,往往也是不敢提要求的人。
不敢拒绝,也不敢提要求,这样的人会活得非常辛苦,因为他们一方面要承受他人带给自己的无形,且无限的压力,另一方面还要伪装出自己很坚强,不依赖他人的状态,双重的负担,让他们的心特别累。
从心理学角度来说,这样的人患上了“习得性无助”,不仅习惯了逆来顺受,忍气吞声,还习惯了一个人过于自立,最后没人依靠,也不愿意相信他人,孤孤单单过一生。
04
敢于拒绝别人的人,
才能建立真正的深度关系
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,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。
因为人必须活在关系中,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“个人”。
但那些不敢拒绝别人的人,或许会发现,自己的委曲求全并没有换来良好的人际关系。
换句话说,那些我们总是顺从的人,未必和我们关系好。
其实,好的关系不是没有拒绝,而是允许彼此真实。
我们不敢拒绝别人,是担心关系破裂,但好关系或深度关系的建立,并非是一直好的。
也就是说,任何一段关系都会存在可能的伤害,伤害,在关系中是不可避免的。
而深度关系的建立就是伤害和建设并存,然后逐渐了解彼此,最后可以抵抗住彼此的伤害。
就像我们和好朋友在一起时,互损,并不妨碍关系的亲密,反倒越敢伤害彼此,关系越亲密。
可见,真正好的关系,不是没有伤害,而是能够禁得住伤害。
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,我们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舒服,还敢拒绝别人?
首先,我们要意识到,自己和他人未必有想象中脆弱。
小时候我们习惯了忍气吞声,那是因为害怕惩罚,但现在不同了,自己长大了,有能力应对想象中的惩罚,同时,对方也不一定那么脆弱,我们一拒绝,他们就不高兴,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,也要相信他人。
其次,我们要明白,好关系是允许伤害的。
如果我们担心自己拒绝,会让对方疏远自己,或许就说明这段关系本身就是不牢固的。
也就是说,这样的关系本身就不好,不值得去维系。
好的关系是可以接受我们拒绝的,我们也懂得在怎样的关系中适当地顺从,只是那那时的顺从我们是心甘情愿的,没有委屈和不满。
再次,我们可以试着在小事上拒绝别人,进而扩大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。
或许很多人在“知道”了这些道理后,依然不敢拒绝别人,那么这时可以试着在小事上拒绝,因为小事上不顺从,没有太多的伤害,然后慢慢地把那种活出自己的感觉平移到其他事情上,这样就获得了自我成长,也拥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。
总之,那些不敢拒绝别人的人,不要一味地当个“好人”,因为那样会委屈自己,失去自己,而是要照顾好自己,懂得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,才能建立真正的深度关系。
学会有选择性地拒绝,才是真正地成长。
页:
[1]